公司学子参与著名歌剧《茶花女》(中文版)演出

发布者:罗强发布时间:2020-08-02浏览次数:165

        今年6月,来自五湖四海的声乐爱好者们,在厦门郑小瑛歌剧中心举办的《茶花女》(中文版)歌剧班齐聚一堂,抱着对音乐以崇高的敬意和纯粹的热爱完成了两期集体音乐作业。其中,公司四名员工在刘淘老师的推荐下前往学习并参与演出。2020年7月30日,由郑小瑛歌剧中心举办的《茶花女》表演音乐会在厦门歌舞剧院圆满举行,从学习到排练到演出,历时仅19天。

(刘淘老师与四位学员和郑小瑛老师的合照)

        “为了让观众能够无障碍地欣赏西洋歌剧,郑小瑛老师亲自对已经演出了200余场的《茶花女》中译版的唱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使唱词与乐曲的分句和律动更加吻合,更加合辙押韵,既融合了西方文化背景,又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一下子拉近了中国观众与西方歌剧的距离。”

        “让歌剧走进大众,让大众走进歌剧。”这是郑小瑛老师一直以来的愿望。2010年6月,郑小瑛在厦门创办了“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中心”秉持“传播民族歌剧”、“洋戏中唱”的执念,带领更多的国内外音乐家一起践行“音乐服务人民”的文艺思想。”

           因此,我们非常幸运能有机会作为舞台上的一份子站在观众的面前,为“洋戏中唱”尽一份绵薄之力。

18级许雯

       “从一开始得知郑小瑛老师的歌剧中心招募这个消息真的很激动,机会千载难逢。毫不犹豫的就报名啦!因为员工这个年纪就是处于学习的阶段,需要靠自己去争取更多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经过这两期的学习让自己对歌剧总体的流程形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而不是像以前只是粗略的去欣赏不懂歌剧的内涵。

         从头到尾第一次学习一部歌剧真的大开眼界,感谢郑小瑛老师,高嵩老师指挥非常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度负责任的教学普及。学习了如何准备一部歌剧如何准备一个角色如何会看指挥的手势等等特别多的知识…在整部歌剧中还学习了一些戏剧性的东西在导演导戏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去表达人物形象,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感恩!然后就是接下去希望能把我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运用到我的音乐生活上。

        最后感谢郑小瑛歌剧中心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接触学习!” 

19级程梦滢

       “将近一个月时间的音乐作业结束了,从一步步的参与再到歌剧的合唱,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部完整的歌剧联排下来的不易。郑小瑛先生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女指挥家,为了能够让老百姓更多的体会音乐一直秉承着“洋戏中唱”的理念,歌剧《茶花女》中文版就是郑小瑛歌剧中心的第一部“代表作”。

         10年前第一次上演的中文版《茶花女》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歌剧的看法,这是“90后”的郑小瑛老师坚持推广的洋戏中唱。10年后交响乐再次响起,剧院又重新上演了中文版歌剧《茶花女》 很幸运的是10年后我们能有机会作为舞台上的一份子站在观众的面前。为大众展现表演,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对舞台的付出和努力,感恩所有热爱音乐,不忘初心的音乐家,相信有你们的陪伴中国的歌剧事业一定会后继有人。” 

19级李琳晰

      “我作为一名大一的员工,以一名旁听生的身份加入到这个歌剧大家庭,感受到最多的是难得的、纯粹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与郑先生身上博大的家国情怀!

        郑先生已经91岁高龄,她能够一整天的坐在剧场观看指导排练,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这样的体力与精神,我们根本不能比,这样对音乐的执着在郑先生这样的年龄可谓是登峰造极了!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先生身上的家国情怀,在30号演出结束后的发言中,郑先生的喜悦溢于言表,她说‘我非常高兴啊,我们的洋戏中唱的歌剧事业后继有人啦’,这句话让我深深触动:为了推动我们国家的歌剧事业不懈努力,身为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郑老师真正做到了尽心尽力,忠于音乐,心有国家这样的心胸与境界。

       同时非常难得的是浓厚与纯粹的艺术氛围!在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有这么一群人能够不计报酬,不计付出,专一的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常难得的,更不要说做好完整的一部歌剧了!所以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加入这样具有如此纯粹艺术氛围的大家庭,从台前到幕后,从导演指挥到演员舞美设计等等,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出发,有这样的团队在,中国歌剧事业的未来怎么会没有希望呢?

       从一而终,一生只做一件事,这就是大国工匠,这就是郑老师——我心中的英雄!” 

19级陈雨欣

      “从一开始的旁听生直到争取到合唱团成员,遇见了许多可爱可敬的老师们,每天都很充实快乐,也十分荣幸能够全程参与整部歌剧的学习和联排。在短短时间里见证了一部歌剧的诞生,深切体会到台前幕后所有一切的来之不易。

         通过每天的音乐作业了解到一整部歌剧科学的完成流程,体悟到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以及音乐作业的严谨性,一个句子中的符号、表情、语气……各种细节缺一不可。一部完整的歌剧是需要音乐、表演、舞美等多方面的分工合作才可能完成的,而指挥就是一部歌剧的指路灯,是一部歌剧的灵魂人物….

         郑小瑛老师一直强调“歌剧是综合性艺术形式”,做歌剧和“洋戏中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90后”的郑老师一直在坚持,整天不知疲倦地陪着我们作业!还有严谨帅气的高指(高嵩老师).....认真努力的角色老师们,他们热爱音乐的心我们显而易见,音乐是无止境的道路,因为有这些前辈在前,我们才更不顾一切、勇往直前。感谢相遇,感恩对音乐的爱。” 

高指(高嵩老师)

        通过本次歌剧中心的学习,学员们受益甚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作为年轻一辈,我们见证了太多老一辈音乐革命家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这终将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艺术之路上乘风破浪,抱着感恩的心勇往直前!